11月15日下午,艺术学院分工会组织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艺术采风活动,二十余名教职工一同前往濮阳市南乐县仓颉陵遗址,深入探寻仓颉文化的深厚底蕴,感受汉字艺术的独特魅力。
仓颉,史皇氏,黄帝时期的造字史官,被誉为“字圣”、 “造字圣人”,他的贡献在于创造了古文字,结束了远古先民结绳记事的历史。仓颉陵遗址是一处仰韶文化、龙山文化、商周时期的遗存,以龙山文化最为丰富,是纪念中华文字始祖仓颉的重要场所。遗址面积约56250平方米,以仓颉陵墓为中心,周围有仓颉庙、朝天门、仰圣门、藏甲楼等建筑,整个建筑群布局严谨,结构合理。庙前有宋代寇准的对联“盘古斯文地”“开天圣人家”和明代碑刻等。地下有堆积厚度4.6米的仰韶和龙山文化层,出土了大量仓颉时代的器物,对探讨华夏文明与东夷文化的结合及先商文化具有重要参考价值。南乐县通过数字化手段保护和展示仓颉文化,展示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,让更多人了解和爱上汉字文化。
通过参观学习,大家详细了解了仓颉文化的历史传承和现状,对汉字的形成和发展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,深刻感受到了仓颉造字对中华文明发展的巨大贡献。
采风过程中,大家纷纷表示,这次活动不仅领略了汉字艺术的独特魅力,更激发了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敬仰。大家将把这次采风的所见所闻融入到今后的教学和艺术创作中,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贡献力量。
此次艺术采风活动不仅让教职工领略了传统文化的魅力,更激发了他们的创作灵感和爱国热情,为学院的艺术教育事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。
(艺术学院供稿)